陆路交通管理局接下来准备显著增加巴士服务的客运量,其中包括探讨推出更多与地铁服务平行的巴士路线,舒缓客流量较拥挤的地铁线。
这些“平行巴士”路线的经营执照为期只有一年,比普通巴士的两年执照期限来得短,这是为了让业者在运作上享有更大伸缩性,可根据乘客量决定是否要更新执照。
交通部长吕德耀早前说,在地铁网络还未建设完善之前,将显著提高巴士客运量。陆交局受询时表示增加与地铁服务平行的巴士确是探讨方案之一。此外,它同业者对巴士服务定期进行的季度检讨也协助增加巴士服务趟次,缩短乘客等车时间。
在上世纪90年代初,地铁刚开始通车的头几年,当局为了避免地铁和巴士服务重叠,前后取消或调整了约140条巴士路线。
自2008年陆路交通发展总蓝图出炉后,为使公共交通工具更具吸引力,陆交局开始推出与南北地铁线平行的巴士服务来分担地铁乘客量。
此举也是要在地铁网络短期内基于基础设施或系统局限、还无法明显扩大之前,为沿线乘客提供地铁以外的另一个选择。
可是计划实行三年来,至今只有两条这样的路线,一条是新捷运经营的128号巴士,另一条则是SMRT企业的868号快捷巴士。
这两条巴士服务路线都是在平日繁忙时段川行,方便在市区工作的上班族。两家巴士公司受询时以商业理由,不愿透露乘客量。
新捷运企业联络高级副总裁陈爱玲坦承,自2008年7月推出的128号巴士路线的乘客量到现在还是很低,公司会继续观察需求。
该巴士在川行半年后改用“快捷”路线,从宏茂桥和碧山取道诺维娜和纽顿到市区,不再在某些车站停靠。尽管缩短了车程,但据知乘客量还是未有多大改善。
SMRT的868号快捷巴士则是衔接武吉巴督和中央商业区,途经裕廊东和卓源路(Toh Guan
Road),然后从亚逸拉惹高速公路(AYE)直通市中心。
这项服务是在去年9月底推出,平日早上只川行两趟(7时30分和7时45分),由于是快捷服务,车资介于1.31元和2.35元(以易通卡付费)。
记者昨天搭乘了第一趟车,发现乘客量总共约有50多人,全是上班族,大部分人都有座位,需站立的乘客少过10个。
虽然公路上的车辆相当多,但巴士一路行驶还算顺畅,约50分钟便到达市中心的终站,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市区下车。
两个月前开始舍弃地铁,改搭巴士上班的陈欣惠(22岁,银行职员)说,虽然巴士车程大概要一小时,搭地铁只需45分钟,但搭巴士比较舒服,每次上车立刻就能找到座位。
她住在武吉巴督西5道,868号巴士车站就在住家对面。她说:“虽然每趟车费比搭地铁贵五角钱,但舒服多了,无需挤车,还可以在巴士上争取睡眠。”
住在卓源路附近的朱培杰(25岁,行销员)之前试过搭地铁,也试过乘坐其他巴士到新达城一带上班,但他认为868号巴士还是最方便快捷。
他说:“我上车时通常已找不到座位,但巴士不是很拥挤,如果要搭地铁还得走10分钟才到地铁站,而且列车非常拥挤,往往得等第二趟车才挤得上。”
陆交局表示将继续同业者紧密合作,设法加强与地铁服务平行的巴士路线的吸引力。
交通学者普遍认为,要加强平行巴士的吸引力,关键在于让巴士在路上享有更大优先行驶权,例如把更多路段划为巴士道。
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巴特博士指出,即使是拥挤不堪的地铁,相对来说也会比川行不频密、行驶缓慢的巴士服务来得吸引人,因为列车比较快捷,服务也较频密。
他说:“如果巴士停站的次数不多,每五分钟来一趟,可能就会被视为可替代地铁。”